堿性鋅鎳合金和酸性鋅鎳合金電鍍工藝比較:兩者的工藝特點與酸性鍍鋅與堿性鍍鋅的特點類似。以下分別對比這兩種工藝的主要優缺點。
1、堿性鋅鎳均鍍能力好,厚度分布相對均勻;而酸性鋅鎳均鍍相對較低,鍍層厚度分布均勻性相對要差。
2、堿性鋅鎳工件高、低電流密度區鍍層中的鎳含量差別較小。而酸性鋅鎳合金鍍層中的鎳含量差別較大。
3、堿性鋅鎳合金電鍍的電流效率低,一般為50%左右,而酸性鋅鎳合金工藝電流效率高,一般為90%左右,堿性的鍍層沉積速度慢,0.25微米/分鐘左右。而酸性工藝鍍層沉積速度快,高可接還1.0微米/分鐘。堿性工藝的生產運行成本高。而酸性生產運行成本相對較低,較堿性工藝至少低1/3以上。
4、堿性鋅鎳保持鍍液正常運轉相對較難。而酸性鋅鎳鍍液保持正常運轉相對較容易。
5、堿性鋅鎳鍍液不易鍍覆鑄鐵、滲碳鋼、高碳鋼等。酸性鋅鎳合金可以對上述基材進行良好的鍍覆。
6、酸性鋅鎳合金廢水比堿性鋅鎳合金廢水更易處理些。
從上述兩種工藝的特點及優缺點的對比中我們可以得出,對這兩種工藝的選擇取決于被鍍工件的材料和工件的幾何形狀及加工部門的技術指標。除鑄鐵、滲碳鋼及高碳鋼及合金鋼這類材料外,低中碳鋼及低碳合金鋼所制造的工件選,其選擇的原則是:在電鍍時工件的高電流密度與工件的低電流密度區的電流密度二者差別較大的則采用堿性工藝,反之亦然。如帶有盲孔的工件或幾何形態復雜的工件,若采用酸性工藝,工件的低電流密度區與高電流密度區的鍍層厚度以及鍍層中的鎳含量的差別太大,建議采用堿性工藝為好。當被鍍的是形狀簡單的工件,由于工件表面的電流密度相對一致,就應選擇酸性工藝。
我國對鋅鎳合金的研究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現代的酸性氯化物電鍍工藝己成功地解決了酸性氯化物電鍍鋅鎳合金的關鍵技術,使該項工藝可用于形狀較為復雜鋼鐵件的掛鍍,也可用于滾鍍。
鋅鎳合金電鍍在我國迅速發展普及還是近幾年的事,但發展快的還是堿性鋅鎳合金電鍍,酸性鋅鎳合金電鍍與堿性鋅鎳合金電鍍的工藝特點與酸性鍍鋅與堿性鍍鋅的特點類似,工藝的選擇均取決于工件的形狀(及鋼種),有的適用堿性工藝,有的適用酸性工藝,酸性鋅鎳合金電鍍所占比例遠低于堿性鋅鎳合金電鍍,如此之低的原因就在于大量本應采用酸性鋅鎳合金電鍍的工件目前普遍采用了堿性鋅鎳合金電鍍工藝,電鍍廠普遍采用堿性鋅鎳合金電鍍工藝而不是酸性鋅鎳合金電鍍工藝。
上一條: 鋅鎳合金鍍前零件的質量要求
下一條: 滾鍍鎳鐵合金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