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鍍鉻特別是槍管滾鍍鉻對厚度均勻性有著嚴厲的要求。因為鍍鉻液渙散能力差,對大工件鍍鉻,尤其是施鍍時間長、電流大的鍍硬鉻,鉻層沉積越厚,越容易形成電流散布不均勻,發生比如錐度、橢圓度、“狗骨”形態等缺點。
一般滾鍍鉻厚度的均勻性取決于陽極與鍍件的相互關系。通常情況下,陽極與鍍件的距離越近,滾鍍鉻越能與鍍件的幾許形狀相一致。但是,當陽極與鍍件外徑不相似時,假如增大陽極與鍍件的距離,可以使電流在陽極表面上散布較均勻;假如陽極與鍍件的距離太近,則電流散布反而不均勻。電鍍外徑工件時,陽極與鍍件的距離應控制在10~25 cm范圍內。假如陽極離鍍件太遠,則溶液電阻增大,電能損耗增加。在操作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形狀較簡略的鍍件,可與陽極靠近些;形狀不規則的鍍件,與陽極的距離應盡量大些。
(2)大小較懸殊的鍍件不能同槽進行電鍍,防止電流散布呈嚴重的不均勻狀態。
(3)鍍件放置的不同部位與陽極的距離應盡量相等,這樣可使溶液的電阻相似,電流散布均勻。
(4)將鍍件(尤其是軸)定位在以4根陽極組成的、各自的“箱式”中,讓電流在鍍件表面能均勻地散布,防止發生橢圓度。
鍍鉻陽極的長度通常依據鍍槽深度而定,除非選用以定型產品設計制作的專用陽極,一般陽極下部離槽底約為15 cm,上部高于液面5 cm。對這種狀態的陽極,假如電鍍定型產品(一般為軸類件),可將超越鍍件部位(頂部或底部)的陽極面用塑料盤帶包封絕緣;假如是非定型產品或長短不一致的工件,可在鍍件的上下部加保護陰極。
上一條: 鋅鎳合金表面處理的耐蝕合金有什么用?
下一條: 滾鍍鎳在壓鑄鋁合金上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