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鎳合金吊鍍,是一項電鍍新技術。鍍層不再是單單的鋅層,而是鋅鎳合金層,通過電鍍技術鍍在鋼材表面。
鋅鎳合金是用于電鍍鋼件時做可溶性合金陽極的鋅合金。
電鍍用鋅鎳合金一般熔煉成Zn-2%Ni合金,用Zn-2%Ni合金配制成含鎳量0.04%~0.09%的鍍鋅液,
與傳統鍍鋅層比較,鍍鋅鎳合金能有效處理活性鋼鍍層超厚問題而降低成本,進步鍍層耐腐蝕性能。
鋅鎳合金吊鍍內涵質量操控首要是操控鍍液中鋅、鎳濃度的份額,從而使鍍層中鎳達到必定含量,要做到這一點,
要害是操控鋅、鎳陽極面積的份額和分控電流巨細(要有分析手段,以掌握鋅、鎳濃度)。外觀質量的好壞首要是選好鍍鋅光亮劑。
鋅鎳合金吊鍍的開展前景
鋅合金有鋅鈷、鋅鐵、鋅鎳等。其間鋅鎳鍍層抗蝕性zui高,首要是指含鋅90%~95%、鎳50%~10%的合金。
這類合金已在世界規模許多領域有用許多年。例如鍍鋅鎳合金薄板已在轎車工業和計算機工業提供優良的出產毛坯,大大改善了抗蝕性。
鋅鎳合金吊鍍的轎車元件如燃料管、掣動器、傳動元件等在某些歐美地區規劃圖中已標準化,在日本應用規模更廣泛。
我國對鋅鎳合金的研討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其所研討的皆為酸性氯化物電鍍工藝。
在隨后的研討中,專家們成功地處理了酸性氯化物電鍍鋅鎳合金的技術要害-找到并確認有效按捺低陰極電流密度區鎳沉積的良好組合添加劑。
因為這一突破,該項工藝可用于形狀較為復雜鋼鐵件的掛鍍,也可用于滾鍍。
自一九九三年起先后多家單位用此工藝投入工業批量出產,其間一項首要加工產品是電纜橋架,在近十年里其加工量達1-2萬噸。
據悉,酸性鋅鎳合金吊鍍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用于工業出產,但無論從其應用的產品品種和數量來說均處于起步階段,至于堿性鋅鎳合金吊鍍在九十年代沒有見用于工業出產的報道。
鋅鎳合金吊鍍在我國迅速開展遍及仍是近幾年的事,但開展的只是堿性鋅鎳合金吊鍍,酸性鋅鎳合金吊鍍卻并未得到相應開展。
如前所述,酸性鋅鎳合金吊鍍與堿性鋅鎳合金吊鍍的工藝特色與酸性鍍鋅與堿性鍍鋅的特色類似,工藝的選擇均取決于工件的形狀(除某些鋼種外),
有的適用堿性工藝,有的適用酸性工藝,因此,按理鋅鎳合金吊鍍兩種工藝的運用份額應與酸性鍍鋅與堿性鍍鋅的份額大致接近,而不應有懸殊的不同。
據知,我國酸性鍍鋅占電鍍鋅總量的50%以上,堿性鍍鋅約占40%左右,而酸性鋅鎳合金吊鍍雖未見全國統計數據,但據我們估量不會超越10%。
酸性鋅鎳合金吊鍍所占份額如此之低的原因就在于很多本應選用酸性鋅鎳合金吊鍍的工件現在普遍選用了堿性鋅鎳合金吊鍍工藝。
僅據煤礦單體液壓支柱為例,全國運用量超越100萬支,很多專注為此電鍍加工的單位普遍選用堿性鋅鎳合金吊鍍工藝而不是酸性鋅鎳合金吊鍍工藝。
低溫實驗
現在,儀表閥門低溫實驗所履行的規范首要是:JB/T7794、BS6364等。在低溫實驗前,儀表閥門應進行去油脂和枯燥處理,由于油脂和水分在低溫環境下會變成堅固的固態物質,造成閥內結構損傷。將儀表閥門和實驗裝置銜接好今后,在常溫和zui大作業壓力下,使用氦氣做初始檢測實驗,保證各部位銜接的緊密性。在儀表閥門降溫的過程中要堅持閥內一直有氦氣流通,以帶走降溫過程中或許形成的濕氣。整個實驗過程要在低溫實驗槽內完成,儀表閥門整體浸入液氮或液氮與酒精的混合液中,液面高度應到達閥蓋頸部位置。當各部位溫度到達規則的要求時,即可開端實驗。低溫實驗的內容首要是按有關規范要求,檢測儀表閥門在低溫狀態下的密封和操作功能,其間還要做若干次的開關操作,必定要注意人員的安全防護,要注意作業環境的通風和低溫區域的警示、隔離。要重視對實驗完畢后作業場所的善后防護。
上一條: 鋅鎳合金外表處理有哪些必須要注意的
下一條: 滾鍍鋅去氫詳解